郑州市国防动员(人民防空)办公室网站logo
关于印发《郑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行政调解工作制度》的通知 郑防办〔2013〕45号
来源:本站  时间:2013-06-21 00:00
 机关各处室、直属各单位:
         现将《郑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行政调解工作制度》印发你们,请认真遵照执行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二〇一三年六月八日
 
郑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
行政调解工作制度
  
       第一条  为有效化解行政争议,保障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,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作用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,结合我市人防工作实际,制定本制度。
 
      第二条  本制度所称的行政调解是指根据相关法律、法规和政策规定,对行政机关与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因行使职权产生的纠纷,以自愿为原则进行协调疏导,促使双方当事人在互谅互让、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或调解协议,从而妥善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。
 
      第三条  成立郑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。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。
 
      第四条  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:指导行政调解办公室及相关业务处室开展纠纷调处工作;决定是否受理行政调解申请,安排落实调解办案处室;协调涉及多个部门的争议纠纷调解事宜。
 
      第五条  行政调解办公室的职责:统一登记受理行政调解案件,提出受理、不予受理的初步意见;按照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意见,协调安排相关处室进行调解;督促承办调解处室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调解、形成调解文书并送达;负责调解文书的案卷归档和管理。
 
      第六条  行政调解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:
     (一)自愿原则。行政调解要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,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方式或调解结果。
     (二)合法原则。行政调解要符合法律、法规和国家政策,不得侵犯国家利益,不得侵犯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。
     (三)平等原则。行政机关应该充分尊重行政管理相对人自愿、充分、真实的表达自己意愿和诉求的权利,公正、公平地调处争议纠纷。行政机关作为一方当事人时,与管理相对人在调解过程中地位平等。
     (四)积极主动原则。行政机关应增强行政调解意识,主动排查、化解行政争议,探索研究化解行政争议的新机制。
 
      第七条  行政调解的范围:
     (一)人防行政管理部门在行使管理职权过程中,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发生的行政纠纷;
     (二)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产生的与人防行政管理有关的矛盾纠纷;
     (三)法律、法规规定的其他可以行政调解的人防行政类纠纷。
 
      第八条  行政调解工作程序:
     (一)申请。申请人申请行政调解,可以书面申请,也可以口头申请。书面申请的,应提交行政调解申请书;口头申请的,行政调解办公室应做好记录,并交申请人签字确认。
    (二)受理。行政调解办公室接到当事人申请后,应对材料进行审查,提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意见,报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书面告知当事人。
      1、符合条件的,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行政调解程序并及时告知申请人。
      2、对被申请人不同意行政调解的,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解决纠纷的渠道。
      3、在未启动行政调解程序前,矛盾有可能激化的,或其他紧急情形不立即处理有可能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的,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缓解疏导措施,或告知申请人采取其他纠纷解决渠道。行政调解办公室根据案件情况,及时将当事人的申请材料转交负责调解的处室。
     (三)调查。负责调解的处室受理案件后,要根据双方的争议焦点,采取当事人举证、调查取证、现场勘验、查阅文件和资料等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查。相关证据应当由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进行质证。
     (四)调解。
      1、负责调解的处室确定调解时间、地点和参加的人员后,通知有关当事人到场调解;
      2、调解开始时,宣布行政调解纪律,核对当事人身份,宣布当事人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,宣布调解员、记录员身份,询问当事人是否要求回避,并明确告知当事人纠纷事由;
      3、调解员宣布调查核实的案件基本事实,分析双方当事人应负的责任,并询问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是否有异议;
      4、询问双方请求和主张,公开初步拟定的调解方案,向当事人作出说明,征询当事人的意见,对当事人间的分歧进行协调,力求取得一致意见,促成当事人和解,达成调解协议。
    (五)制作行政调解书。行政调解达成协议的,由当事人签订行政调解协议书。行政调解协议书送达有关当事人签收后生效。当事人拒绝签收行政调解协议书的,视为调解不成。对调解不成的纠纷,由行政调解员宣告行政调解结束,并告知有关当事人根据争议性质,实行其他途径的救济。
    (六)履行。调解书生效后当事人应当积极履行。
    (七)归档。调解结案或调解不成的案件,应由调解员按规定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装订归档,妥善保存并向行政调解办公室备案。
 
      第九条  行政调解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终止调解:
    (一)一方或双方在调解确定的时间内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;
    (二)一方或者双方在调解过程中要求终止调解的。
 
      第十条  争议涉及第三人的,应当通知第三人参加。行政调解结果涉及第三人利益的,应当征得第三人同意,第三人不同意的,终止行政调解。
 
      第十一条  调解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,应当回避:
  (一)是争议纠纷当事人,或者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;
     (二)与争议纠纷有利害关系;
     (三)与争议纠纷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有其他关系,可能影响争议纠纷公正处理的。
       当事人发现调解人员有应当回避情形的,可以要求其回避。
       调解人员有应当回避情形的,应当自行提出回避。
       调解人员是否回避由主持调解的处室负责人决定;处室负责人担任调解员的,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。
 
        第十二条  行政调解时限一般不超过30日,重大、复杂的争议纠纷,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10个工作日。
       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作出鉴定、认定或者裁决的,鉴定、认定或者裁决所需时间不计入行政调解时限。
 
       第十三条  行政调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:
     (一)不得拒绝接受纠纷当事人的调解请求;
     (二)不得以冷漠推诿的态度对待当事人;
     (三)不得徇私舞弊、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;
     (四)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;
     (五)不得侮辱、压制、打击报复当事人;
     (六)不得请吃受礼、索贿受贿。
       行政调解工作人员在行政调解活动中,有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渎职、失职行为的,依法给予行政处分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 
      第十四条  法律、法规、规章对行政调解另有规定的,从其规定。
 
      第十五条  本制度由行政调解办公室负责解释,自2013年7月15日起执行。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